网友提问:
风华高科(000636)
沈阳哥每次在跌停价格扫货几千万。从第二天的走势来看,并不一定是做T+1或者说第二天的走势没有给沈阳哥做T+1的机会。连续4次在跌停价累计扫货1.6亿元。今天的收盘的价格最低,进货量也达到最大的一笔单次6200万。龙虎榜也第一次出现了机构的买单2000多万。总结,感觉沈阳哥是在不断地建仓,他的资金实力不止1.6亿。新庄进场不无可能。还有机构的买入的2000万是定心丸,机构也在分批建仓。21号的中报如果不出问题,那么,不惧短期调整,继续持有到年报公布,守得云开见月明!下一个神马就是你!
网友回复
饭团baba:
几次的跌停砸到60日均后线走势很稳健,若不是突然砸盘,把图形画的这么差也不会引起如此大的恐慌。所以看多还是看空,都是主力决定的。韭菜只能马后炮的分析。这样正好给新庄制造低吸机会,待吃点足够的筹码,之后怎么走,还是要看新主力的意思。
怡心81:
同感……如此好的股票,市场难觅……长线看好
饭团baba:
所谓洗盘阵痛在所难免。
细水长流888666:
前辈,怎么看谁扫货多少哈?
饭团baba:
所谓均线支撑破位即看空,又所谓一根长阳改变信仰改看多,图形怎么画全是庄家说了算。现在图形很差,潜套和盈利的可以出,深套或重仓的不必要被图形困扰,关注业绩。短线看图形,长线看业绩。逻辑不能被k线改变。
飞在空中的小鸟:
沈阳哥也可能是掩护出货或第二天赚一个点就走。手里捏着1.6个亿,如果反手出货,那风华死得更惨。
饭团baba:
是的,更要关注的是业绩。
波段手阿军:
超短线铁的纪律=只玩“短平快”,每次出手只参与行情初期最强劲的阶段。坚持一天获利目标,第二、三天坚决离场,频繁操作,重势不重价!注重超短线机会,弱化个股本身的质地。对大盘走势准确把握!请注意大盘的风向,顺势而为,追高不等于风险 !择强而入并不意味着风险的提高,反而是降低。 蓄势与冲关相结合 !蓄势突破的股票,成功率会更高控制持股仓位 !在操作中,注意仓位的控制,保持帐户的整体健康。 见好就收,不贪不惧!无论涨停与否,投资者都应按纪律,隔日获利了结 ,点关注,看我直播获取牛股
饭团baba:
输入营业部名称,网上可以查
飞扬空中:
不用看这个东西,炒股票是炒预期,只要市场是缺货的话,厂商肯定还会提价,如果是饱和的话,就肯定不会提价,会降价,一切会反映到股票市场来的。究竟是多头胜还是空头胜,过多一段时间看厂商方面的行为就知道,猜是没用的。
飞扬空中:
换句话说吧,如果实际市场继续提价,那么沈阳哥代表的多头就大胜,如果实际市场的货饱和跌价的话,那么就是空头完胜,没什么好猜的。买股票也像做生意一样,谁敢保证一定100%赢?运气和机会也占50%,但是从国家重点发展来说,这个行业在未来2-3年一定不会死。
飞扬空中:
另外业绩也会体现现货市场的情况,究竟000636是否紧缺,在三四季度报告会体现出来,100%的预测只有神才能做到,一切只有市场先生才知道。多空谁胜,也是要走一段才知道,就看你是否去参与。
xzj1218: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套了多少个点了????大声的说出来
饭团baba:
21号半年报就可以证明沈阳哥到底是掩护出逃还是新庄建仓了。
饭团baba:
我是盈利的。决定我走不走的是中报业绩,不是k线。
飞扬空中:
完全是洗盘这个说法我不敢100%认同,因为目前这样走,也是部分机构获利了结清仓的行为。但是每天成交那么大,说是散户接了所有抛出的筹码我也不认可。究竟胜负如何,也只有交给市场去解答。
饭团baba:
如果董秘愿意回答8月17号收盘的股东人数,假设人数没变或者减少,那么洗盘无疑。只怕董秘不答。
xzj1218:
有一点是非常肯定的,小散都是后知后觉。连你都认为风华业绩好了,那就是最危险的时刻了,就像方大炭素,没人说他业绩差,但是就是不涨,不知道要调整到什么时候,如果跌破了长达一年的那个平台,你能想象会跌到哪儿吗?就按照你说的主力在洗盘,你知道主力会洗到哪儿??就像大盘从3600洗到2600了,洗洗更健康
xzj1218:
从波浪理论来说,所有的下跌都是调整浪,是为了迎接下一次的推动浪。不过中国石油调整了10年了,从波浪理论上来说,最高点48会有过的可能,因为主力一直在洗盘,盘子大,难洗
饭团baba:
如果我都知道业绩好了现在才进货我可能盈利吗?不需要争论。只代表我个人观点。
Tommhhirt:
又见跌停洗盘说
沽名Y钓鱼:
21出中报,初稿数据也大概知道了
饭团baba:
中报里可能会预披露前3季的财务数据
重返股市1963:
机构在做T,深股通也在做T。吓出来的小散筹码都被他们消化。看这次8月15日的股东人数会不会公告。
傲世飞鱼:
明明是机构减持,怎么都这么有信心?除非减持的部分有主力接货
饭团baba:
是的,深股通的确在做T,跌停价吸筹。
傲世飞鱼:
不要寄希望于那个人了,股市没有救世主
饭团baba:
逻辑上寄于希望的是中报业绩以及预披露的前三季度财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