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理财问答 >> 股票问答 >> (万业企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望首次成为A股第一大股东

(万业企业)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望首次成为A股第一大股东

2018年10月11日  12:43:49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851人次

网友提问:

万业企业(600641)

伴随着长电科技定增方案逐步落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有望首次成为A股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基金自2015年起开始密集布局,目前投资收益良好。  国科微作为国内领先工艺高集成度、超低功耗高清监控芯片及解决方案供应商,2015年5月获大基金2亿元注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2015年12月,国科微电子再获大基金2亿元增资,折合持有国科微1764.7万股。今年7月上市后,公司股价累计上涨超5倍,最高涨至65.25元/股。而这笔成本4亿元的投资最新市值已逾9亿元。  半导体设备商长川科技也是在2015年获得大基金增资。2015年6月,大基金参与长川科技第一次增资,以4000万元认缴新增注册资本571.52万股,今年上市后持股比例稀释为7.5%。目前大基金这笔投资的最新市值也逾3亿元。  除IPO前增资,最新被纳入大基金版图的兆易创新则是通过协议转让获得股权。8月28日晚间,兆易创新发布一系列权益变动书,启迪中海等三家股东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大部分股权,接盘方为大基金与陕国投·财富28号单一资金信托。其中,大基金共计受让兆易创新2229.5万股,占公司股份总数的11%,转让价为65.05元/股,总价14.5亿元。 大基金入股时间精准,当时因多重利空影响,兆易创新股价正处低位,大基金接盘后,兆易创新的股价开始一轮快速上涨行情,目前大基金账面仍浮盈近一倍。  在近期大基金拟参与的增发中,万盛股份、耐

网友回复

走在地下:

现阶段公司股价下跌不全是坏事,它可从中看出国家产业基金的意图!如真能如约以每股12元的价位入股公司,后市产业基金为了自救也会对上市公司进行积极的产业运作,将有可能把旗下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加快公司转型,极大的提升上市公司估值!如国家产业基金毁约放弃入股公司,那大家还是洗洗睡吧.万业企业公司所谓的回购,是为了避免公司大股东抵押的公司股权暴仓,不是为了中小投资者,大家不要想多了.

走在地下:

产业基金以前入股上市公司都是折价入股,从没有溢价入股过!这次如以每股12元入股,那就有趣了!

走在地下:

万业企业的未来只能依靠拥有优质资产的产业集团!而不是靠玩空手道的资本玩家的嘴上忽悠!不能成为投行天价退出套现的买单者.

走在地下:

万业企业今年收购的一家半导体行业小公司,这次公司净资产只有7000多万元,而万业企业竞然以9亿多元收购,溢价1000多倍收购,当初入股该公司的投行得以天价退出,获得暴利,比毒品的利润都高!

走在地下:

看一个人是否靠谱,不是听他嘴上的许愿,而是看他行动上做的事!一个无任何实体产业的投行,居然收购了三家上市公司,这种行为是踏实干事业的人做的事吗?溢价1000多倍收购一家小公司,这是对上市公司负责的行为?

上海马识途:

我们有事说事,探讨一下你说的观点
第一,我不知道你这个1000多倍收购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第二,收购高新企业是否只能按照净资产收购,多少溢价才是合理的。第三,你认为收购一个有行业领头羊性质的企业,一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的公司,应该给他多少的溢价。

走在地下:

发表于 2018-10-1016:18:15转贴.近日,主营房地产业务的上市公司万业企业以现金方式购买上海凯世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凯世通”)51%股份之后,在办理交割手续的同时,发布了《万业企业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报告书(草案)》(以下简称《交易草案》),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其余的49%股份,向半导体装备材料方面的业务转型。

在此次交易中,凯世通的估值达到了97072.06万元,相较其7836.13万元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89235.93万元,增值率高达1138.77%。

梳理《交易草案》等公开披露的信息,《红周刊》记者发现,报告期(2016年至2018年1~3月)内,被收购标的凯世通的研发费用相关数据勾稽关系并不合理,在高...

走在地下:

详细分析文章太长,贴不上来,这位朋友如有兴趣,可以自已上网查询(万业企业高溢价收购“问题公司” 付出的可能远比获取的要多得多),你要的回答可以在这篇文章里找到答寀.

走在地下:

发表于 2018-10-1016:25:52研发支出资本化所致,也只有320.22万元,而这个金额比776.09万元还要少455.87万元。由此可见,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远没有那么多。

理论上,研发支出资本化部分的增加及费用化部分的减少是能够起到增厚当期利润效果的,那么对于影响研发费用合理性比较关键的资本化支出,《交易草案》中却未作披露就显得不那么合情理了。然而2017年凯世通净利润由负转正并取得大幅增长,却正是本次交易获得高估值并让人对其未来发展看好的理由之一。

需要进一步注意的是,凯世通的核心技术人员和拥有的核心技术对凯世通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可持续发展是起着关键作用的,可在《交易草案》及媒体说明会上,却均未明确提出如何预防核心技术...

走在地下: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交易草案》披露的其他因素或许也制约了凯世通的增长,如报告期内凯世通对前五大客户的高度依赖问题。在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凯世通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达到了98.90%、99.66%、100%,这说明一旦大客户的采购出现大幅减少,将对凯世通的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对大客户的高度依赖情况透露出凯世通在拓展新客户能力方面是存在不足的。而更为重要的是,凯世通所面临的外在压力对其新客户的拓展也是不利的。《交易草案》披露,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是凯世通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可在这一领域中,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和Axcelis公司已经占据全球大部分份额,市场集中度也是非常高,凯世通想要杀出重围是有一定压力的。

大客户拓展有压力,这让凯世通未来业绩能否实现高比例增长存在了很多不确定性,而一旦业绩承诺不能实现,则高溢价收购所形成78949.80万元商誉就将面临减值的风险。

走在地下:

产成品库存可能不实

《交易草案》披露,凯世通2017年年末的存货期末余额为5386.53万元,其中,产成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有4245.15万元(如表1),比2016年年末增加3819.93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增加63.75万元)。

产销方面(如表2),2016年的产量和销量都是2台,年末并无当年产销形成的剩余库存,而2017年产量20台比销量15台多,意味着2017年年末仍有5台的库存,对应的是库存价值增加的部分,由此可推算出,这5台库存商品的平均成本应该是763.99万元/台。

走在地下:

2018年3月末,凯世通的存货之中,产成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合计有3514.59万元,比2017年年末(即2018年年初)减少了730.56万元,且存货跌价准备63.75万元不变,说明其减少的库存价值对应的应该是销售部分。

《交易草案》披露,凯世通2018年1~3月的产量为0,而销量则为3台,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5台剩余库存之中还有2台未售。可问题在于,这期间所销售的3台商品仅使得库存减少了730.56万元,平均每台成本只有243.52万元,这一结果与前面推算出的2017年年末库存商品平均成本763.99万元/台相去甚远!

此外,2017年年末增加的库存产成品3819.93万元在扣除所减少的730.56万元之后,应该剩下3089.37万元才对,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剩余未售的2台库存产成品,其平均价值则高达1544.69万元,又明显高于2017年年末库存商品平均成本。

当然,若考虑到报告期以前的产销情况,以及凯世通所使用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可能和上述测算有所差异,但正常情况下也不应该相差如此之大,这不由让人怀疑企业存在数据造假的可能。

走在地下:

发表于 2018-10-1016:36:53可疑的成本

根据《交易草案》所披露的情况,《红周刊》记者发现,凯世通的生产成本与采购、存货之间也是不符合一般财务勾稽规则的。

例如,2017年原材料的总采购额是6008.05万元(如表3),跟同期主营业务成本之中的原材料金额3740.86万元相比多了2267.19万元。从整体上看,除了已经完成产销过程而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的原材料金额之外,还有相应一部分原材料仍留在库存,使得存货出现相同规模的增加。

在2017年年末的存货之中,443.82万元原材料相比上一年年末仅新增了194.16万元,理论上就意味着留在存货之中的其余2073.03万元原材料应该体现为在产品、产成品等四种产品存货的原...

上海马识途:

楼主你转发的这些东西根本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这个文章我早就看过了,但是你始终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你只是在转发别人的文章。
第一“凯世通的估值达到了97072.06万元,相较其7836.13万元报表净资产账面价值增值89235.93万元”这个是1000多倍吗?我不知道这个数学是怎么学的。
第二,《红周刊》记者的文章也只是建立在他个人推测的基础上的,大家大知道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有一个爆发性增长的情况,那么到底是他看的准确还是万业管理层眼光正确,我们都不知道,但是时间会告诉我们答案。不过从目前来看凯世通阶段性考试还是及格的,至少又拿下了几个订单,所以我才会问“你认为收购一个有行业领头羊性质的企业,一个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的公司,应该给他多少的溢价。”,所以我想知道假定(我说的是假定)凯世通完成并超额完成承诺的业绩,那你认为应该给多少倍的溢价。

上海马识途:

再多说几句话,楼主的某些观点我还是比较同意的,但有些就太偏激了。《红周刊》说的这些问题,交易所和证监会难道没有看出来吗,但至少目前来看,交易所这一关已经过了,证监会过关应该也是大概率吧。接下去还是看凯世通销路了,这个才是真价实货。说实话,凯世通如果真是在业绩爆发前夜,10倍溢价收购不但不高,而且还是捡了便宜。凯世通的问题不在于溢价是否过高,还在于体量太小。
当然这些都不能掩盖万业的转型太慢的问题。

专买重组股123456:

媒体大都捕风捉影,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凯世通有没有问题,现在不好说,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有问,溢价1000%多很正常。
凯世通体量太小,注入万业不合适,这个几乎已经盖棺定论。

走在地下:

我的数学不好,所以我认为用将近10亿元的价格去收购一个净资产只有7000多万元的小公司是不合算的?这项收购是不正常不靠谱的!这样的收购行为只有号称最会算计的投行才认为是合算的,这位朋友数学好,你也认为公司这项收购是合算的?红周刊文章质疑上市公司这项收购不合算不正常,对此列出了各项详细数据,这位朋友这么会计算,不同意上述文章观点,请列出详细数据来反驳,而不是用假定来反驳.

走在地下:

凯世通今年3月份还在新三板上交易,搞定向增发时这家公司自已估值也只有3亿多元,就过了几个月,等到大金主万业企业收购时,同样这家公司估值就上升到9亿多元!这位朋友认为上市公司还是捡了便宜?这位朋友真会算计,佩服!

走在地下:

凯世通今年3月份还在新三板上交易,搞定向增发时这家公司自已估值也只有3亿多元,就过了几个月,等到大金主万业企业收购时,同样这家公司估值就上升到9亿多元!短短3个多月同一家公司估值居然增长了6个多亿无,虽然这家公司承诺今后三年总利润不低于2.5个亿,但即使这2.5个亿全部由这家公司补足,6亿多元减去2.5亿,这家公司的股东还凭空多赚几个亿?

走在地下:

炒股多年,我的经验是投资股票主要投资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投资的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实力.内地证券市场成立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资本玩家还少见吗?那一个把上市公司搞好了?更不要说那些根本没有任何实体产业的资本玩家!就说这位资本玩家,他旗下的上海申贝.st新梅两家上市公司现状又如何?

走在地下:

我买这只股票,是冲着国家产业基金今后可能的动作,不是看好资本玩家,不要理解错了.

走在地下:

万业企业为什么迟迟不能转型?现在浦科投资作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帮助转型吗?如果今后有可能国家产业基金成为万业企业的控股股东,那时又会如何?产业基金有没有优质资产?会不会注入上市公司帮助转型?

专买重组股123456:

@楼主朱旭东既要保证自己实际控制人地位,又要对万业进行转型,在目前形势下太难,如果走收购凯世通的老路,收购小资产,转型注定失败。 万业如果彻底剥离房地产,近100亿的市值需要5--10个凯世通来托,这5--10个凯世通就是5--10个雷,只要一个爆炸,万业体无完肤。

专买重组股123456:

@楼主,不要迷信国家产业基金,基本就是干私募的活。

走在地下:

为什么万业企业现在业绩不错,估值却很低?因为市场知道,作为房地产业,万业企业是不可持续的?作为半导体产业,现在的产业规模还远不能支撑上市公司估值!而现在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实力和能力,市场远比我们有些投资者了解得淯楚,现在这位公司大股东,让市场看不到希望.

走在地下:

上市公司现在业绩可以不好,但只要市场对其后市有一个良好预期,往往会给出一个不错的估值!中外资本市场都是这样,就如美国特斯拉汽车股票,每年业绩都是亏损,但美国这样成熟的资本市场为什么会对其给出这么高的估值?炒股炒的就是未来,炒的就是预期!万业企业的后市预期是什么?凭现在公司大股东的实力和作为,能让市场相信吗?

走在地下:

万业企业今年余下的时间唯一的看点就是国家产业基金能否如约入股万业企业,这对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

日日红红日红:

大家别吵 年底报表见分晓。业绩能达到预期说眀值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