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友提问:
五矿稀土(000831)2019年8月14日全国稀标委召开稀土标准工作会议
2019年8月14日-16日,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第五次稀土标准制修订工作会议在江西省赣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协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材料处副处长潘北辰、工业和信息化部稀土办公室韩瑞博士、赣州市工信局组书记梁丁盛出席会议并讲话。赣州市科技局黄敏调研员、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副处级领导朱冬兰出席会议。全国稀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存真、虔东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章立志、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所长管建宏分别致欢迎辞,会议由全国稀标委高兰秘书长主持。来自全国60余家稀土生产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120余位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潘北辰肯定了近年来稀土标准化工作的成绩,希望政府和企业、标准化机构共同努力,把稀土标准打造成中国稀土产业面向国际的一张王牌。潘北辰对稀土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优化标准体系,提升标准水平;二是围绕智能绿色服务,推动产业标准改革升级,加强节能、环保、质量和安全领域的标准发展;三是重点加强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四是重视国际标准化工作。韩瑞重点介绍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强调该标准是稀土产品追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稀土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采集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会议讨论,给出修改建议,保证标准实施效果,与追溯系统实现有效衔接,确保实现稀土产品来源可追溯、
股友回复
股友立法:
工信部《稀土稀土金属管理条例》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报批稿)公示时间:2019年6月14日-2019年7月15日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於开展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情况调研的通知》,自6月10日起,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带队,赴内蒙古、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开展调研。
2019年1月4日,工信部等12部委发布《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首次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每年开展1次专项督查,2019年1月4日,工信部等12部委发布《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首次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每年开展1次专项督查,6月4日-5日,国家发改委就稀土产业问题接连召开了三次会议。会议对象分别是行业专家、稀土企业和产地主管部门,涉及主要问题有稀土环保、稀土黑色产业链、稀土集约化和高端化发展等。针对一个行业,如此密集的动作与表态,实不多见。稀土产业将会有进一步的政策推动,环保检查、指标核查和战略收储等一系列政策会密集发布,推动实现稀土产业结构合理、科技水平先进、资源有效保护、生产运行有序的行业发展格局,切实发挥好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特殊价值。
工信部《稀土稀土金属管理条例》配套强制性国家标准《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报批稿)公示时间:2019年6月14日-2019年7月15日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於开展稀土等战略性矿产资源情况调研的通知》,自6月10日起,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自然资源部相关司局负责人分别带队,赴内蒙古、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开展调研。
2019年1月4日,工信部等12部委发布《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首次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每年开展1次专项督查,2019年1月4日,工信部等12部委发布《关于持续加强稀土行业秩序整顿的通知》。首次建立多部门联合督查机制,每年开展1次专项...
股友立法:
2019年7月24日~7月25日,2019年第四次稀土标准制修订工作会在云南大理顺利召开
股友立法:
目的和意义:我国自建国后就已经开始稀土的规模化生产,并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期建立了首个国家部颁标准,但是,一直未曾建立针对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统一技术规范。稀土产业链比较长,产品种类繁多。标准规定的重点内容在于稀土精矿与稀土分离和冶炼产品。稀土分离和冶炼产品主要包括:单一稀土氧化物、混合稀土氧化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各种稀土盐类,等等。考虑到部分稀土精矿,如独居石精矿,由于钍的含量较高,具有放射性危害;大多数稀土金属不稳定,存在爆炸可能,需要采取防氧化措施密封包装;稀土氧化物为粉末状,存在粉尘影响,标准用于规范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等初级稀土产品的包装、运输等技术要求,对于减少环境危害、保证运输安全、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针对目前国内稀土矿存在非法开采且屡禁不止的现象,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要求,在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中,增加原料溯源性的标志要求,即要求稀土矿产品、单一稀土化合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的标准化内注明原料矿产品生产企业名称,以便直观地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的合法性。
稀土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领域,是现代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稀土资源,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拥有世界罕见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富含中重稀土)。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
由于稀土产品的交易有时通过许多中间贸易公司转手,对于稀土产品所使用稀土原料的溯源性具有一定困难,许多稀土企业专家建议取消稀土产品的溯源性,但是,针对目前国内稀土矿存在非法开采且屡禁不止的现象,国家主管部门的强烈要求:在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标准中,增加原料溯源性的标志,即要求稀土矿产品、单一稀土化合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的标准化内注明原料矿产品生产企业名称,以便直观地确认相关稀土产品的矿产品来源的合法性。因此,在本次标准的制定中不能忽略这项条款。
3.5 强制性技术内容 标准的第 4 章标志与第 7 章质量证明书为强制性内容,核心内容是规范稀土矿产品、单一稀土化合 物、混合稀土化合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的包装、标志与质量证明书,要求稀土矿产品标志 内给出生产企业名称,单一稀土化合物、混合稀土化合物给出原料矿产品企业名称,单一稀土金属、混 合稀土金属稀土化合物原料生产企业名称,并在质量证明书内给出详细的联系方式,同时,给出具体的 生产日期,主要目的是避免非法矿产品的流通,方便国家有关部门核查、追踪稀土产品原料供应渠道,与工信部即将出台的《稀土稀土金属管理条例》等配套实施,建立稀土产品原料溯源性核查机制。近年来,我国对稀土产业的管理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稀土“黑产业链”的问题 却久治不绝。目前参与购买黑稀土的企业数量仍旧很多,如果严格按照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稀土从上 游到下游的企业普遍面临“吃不饱”的问题,闲置的产能也就成了消化非法开采的稀土矿的最好渠道。由 于在本标准制定之前,国内尚未建立关于针对稀土产品包装、标志类的相关标准,非法矿产品通常没有 正规包装。本强制性标准建立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三章第十四条,强制性标准,必 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目的和意义:我国自建国后就已经开始稀土的规模化生产,并于上个世纪 70 年代末期建立了首个国家部颁标准,但是,一直未曾建立针对稀土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的统一技术规范。稀土产业链比较长,产品种类繁多。标准规定的重点内容在于稀土精矿与稀土分离和冶炼产品。稀土分离和冶炼产品主要包括:单一稀土氧化物、混合稀土氧化物、单一稀土金属、混合稀土金属、各种稀土盐类,等等。考虑到部分稀土精矿,如独居石精矿,由于钍的含量较高,具有放射性危害;大多数稀土金属不稳定,存在爆炸可能,需要采取防氧化措施密封包装;稀土氧化物为粉末状,存在粉尘影响,标准用于规范稀土精矿、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稀土合金等初级稀土产品的...
股友雨2:
你是不是疯了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