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信用卡】网友提问:
收到了传说中的个人信用报告
看了一下,中国银行的“相关部门”,又犯错误了。人不犯错误是很难的啦,而能像中国银行的“相关部门”这样,这么一年多,只犯错误,而没办清楚过一件事情,嘿嘿,那倒真是令人仰慕壮举。1。我的工作单位名称,给写错了一个字。2。我的中国银行信用卡,其中一个美元账户,最大欠债额度,居然成了八千多美元,嘿嘿。天地良心,在境外的消费,我从不使用中国很行的信用卡,不可能有那个月,使用了八千多美元的啦,肯定又是中国很行的“相关部门”给搞错了。不过倒是真的没有过晚还款记录,中国银行信用卡去年的那两个月闹剧,看来并没有被记录。不过看来中国人民很行的信用记录,真的不准确。我只有一个中国银行的账户记录,是2004年,在深圳的,嘿嘿。我都忘了那个账户的存在了,应该是当时有需要,临时开的一个账户。但是在上海的中国银行账户,居然不在记录里,在招商银行的银行账户,也不在记录里。花旗银行的账号,也不在记录里。招行QQ会员联名卡(黑色)★ 更多安全保障★ 每月首笔预借现金手续费免费★ 更多支付便捷点这里极速办卡>中国人民银行的监控,看来没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嘿嘿。
卡友回复:
这个东西,慢慢来吧,毕竟国内个人信用征集系统也不是很。。。 况且国内人口也是个恐怖数字,估计要做到跟老美一样每个人的信用评定记录那么齐全,卖服务器、存储设备的可以发大财了!
大陆有后发优势,这些地方,完全应该比美国更好
卡友回复:
我这是认真的说。
美国是近百年,慢慢建立起的信用体系。而大陆以前完全没有,很容易就是一个规范的起点,因为有美国欧洲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美国欧洲那些的改变阻力。
比如说,我是2003年,才在家里买上了传说中的DVD机的。一直到今天,美国市场里,卡带的录象带,录音带,还是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的。
大陆当年穷,没有什么卡带市场,反而就有后发优势,直接就进入了DVD,CD时代。
我那会儿回北京,每次都被同学们嘲笑,说是换鸡蛋袜子的大妈,都改卖**儿DVD了,您一个美国华侨,居然还敢看录象带哪,嘿嘿。
这其实,真就是大陆的相对优势,后发优势。
大陆从无到有,建立起信用体系,完全应该,比美国的更好,更容易建立。
卡友回复:
8000是折算成RMB的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8000是折算成RMB的
出在美金帐户的应该是以美金计价 不会折算成人民币再计价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
出在美金帐户的应该是以美金计价 不会折算成人民币再计价
谁说的?不能“想当然”呀,呵呵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
谁说的?不能“想当然”呀,呵呵
没看过报告,只看过银行对帐单,以为是相同滴,犯了主观错误:L:L:L:L
谢谢4楼和6楼二位朋友的解释
卡友回复:
一千多美元,那倒是有可能的啦。我用过那信用卡,在AMAZON网上订购过一次书籍和CD,DVD。
但是,我的年收入,中国很行也没有提供啊。
每个月外服发的工资,都是到中国很行的啦。中国很行不提供账单。而外服寄给我的工资单,是全公司同事都列在上面的。我总不方便拿给银行看的吧?
所以我一直是个没有收入证明的人,呜呜。
中国很行明明知道我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居然不报告给中国人们很行,这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卡友回复:
哈哈哈哈,LZ该高兴才对,没有不良记录就好了,要不多麻烦啊,跟坛子里的哥们一样得去东跑西跑地改!
我郁闷中国很行没给我提供年收入记录
卡友回复:
那一栏,是空白的,呜呜。
中国很行,明明每个月都看到我的工资入帐的呀。
而且我在大陆也交税啊,外服每个月发工资,都扣了我的税呢。
我怎么就没有收入证明可以出具呢,郁闷死我了。
卡友回复:
基本上所有的帖子里都有几个嘿嘿,看的头晕.
卡友回复:
对于观点:那一栏,是空白的,呜呜。
中国很行,明明每个月都看到我的工资入帐的呀。
而且我在大陆也交税啊,外服每个月发工资,都扣了我的税呢。
我怎么就没有收入证明可以出具呢,郁闷死我了。
那你可以打印发工资的帐户的清单也一样的啊,这个跟工资证明有同样用途
我打印过的,全是神秘的代号
卡友回复:
著名的中国银行,是不出具每个月的银行对账单的,那意思,银行要是偷了你的钱,得你自己想办法去查清楚,嘿嘿。
2006年夏天,我申请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信用卡,都被拒绝啦。
我就想到了去银行打印一下对账单。
打印出来啦,全是进出的金额,金额后面没有任何中文,哪怕是英文,法文,卧巴锡文的说明,全是神秘的代号。
估计中国银行胸怀大志,要培养大陆人民都成为JOHN NASH那样的解码高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