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理财知识 >> 贷款 >> 银行里的保险销售靠谱吗,如何鉴别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

银行里的保险销售靠谱吗,如何鉴别银行理财和保险产品?

2018年6月11日  20:21:34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2451人次

  银行里的保险销售靠谱吗,如何鉴别银行存款和保险理财产品?近几年,随着“大金融”的发展,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越来越多,比如很多储户的存款变成保单就是一件屡见不鲜的事儿。那么“存款变保单”到底靠谱吗,银行存款和保险理财的区别是什么?
  福州的罗先生2010年8月到福州紫阳立交桥附近一家银行存款,一名穿着制服的人上前搭讪,向他推销一款理财产品。工作人员向他介绍称,收益比存款高。于是,罗先生办理了这种分红型两全保险,每年交1.1万元,总共交三年,到去年8月,这份保险交费结束。然而,上个月当罗先生去取收益的时候,却被工作人员告知保险是十年期的,还有六年才到期,现在不仅3.3万元不能全部拿回来,还要亏1000多元。
  相关人员介绍,罗先生的遭遇并非个案,不少储户都曾吃过这样的“哑巴亏”,将储蓄存款、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与保险产品混淆。根据今年4月份开始实施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销售行为的通知》,像罗先生这样遭遇“存款变保单”事件的情况有望越来越少。
  制度上的保障必不可少,但储户提高防范意识和技巧也很重要,可从工作人员进行介绍时所使用的一些“特别”词汇上去判断。当有工作人员介绍说“高于银行同期利息”时,一定要问清楚是储蓄还是保险,以防误买保险。此外,若听到例如“健康保障”、“零存整取”、“定投功能”之类的词汇时,更要提高警惕,因为这些词语往往都是销售保险和基金的专用名词。
  此外,注意如下几点也可提前防止“存款变保单”问题的发生。首先要认真阅读合同,看清楚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这是判断储户办理的是银行业务还是保险业务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辨别销售人员资质。主动询问保险销售者是否银行人员,是否持有《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警惕其他非银行工作人员的误导宣传。
  注:以上实例来自网络。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