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金融财经 >> 经济 >> 自述我的回归和逃离:莫道北京青年不易,更广大三四线城市青年正被“抛弃”!

自述我的回归和逃离:莫道北京青年不易,更广大三四线城市青年正被“抛弃”!

2016年12月9日  9:20:58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134人次

论坛君:我们时常关注帝都、魔都、广深青年的居不易、道难行。但这仍然只是青年群体中比例较小的存在。更多的青年,在二线、三线、四线生活与生存。有些岁月安稳,有些迷途彷徨。本文作者以自己从北京回到家乡某能源重镇的经历,叙述他的迷茫和纠结。

一、名校学生家乡就业

我是山东人,本科毕业山东最好的学校,研究生就读北京top5的大学。读研最后一年开始忙着找工作,无外乎留北京还是离北京的抉择。

我这个人比较懒散,也不是很擅长与人沟通,没有很强的事业心,略宅男。北京工作压力大,房价高,说实话我留京的意愿并不强烈。

当时找工作主要想到高校去做老师,投递的简历主要是各类高校,但是高校的招聘节奏比蜗牛还慢,基本上是投递简历后两三个月才会和你联系,可是让你过去面试又是急赶,所以看上的几个高校面试的效果并不理想,后来有朋友给我分析说我是被套路了,是陪面的,这就真假难辨了。

正在这时S公司有招聘的信息。S公司是一个超大的能源集团,世界五百强,企业贸易部招聘。我的学历背景、专业正好合适,当然最关键的是招聘单位就在我家所在的市里(县级市),能够到当地如雷贯耳企业里去,父母也很是高兴,希望我好好面试,能够回老家工作。

面试的地点就在山大,我也算是主场作战,参加面试的省内学生基本都是山大、海洋大学等985、211学校的学生,省外的也都是很好的高校,不乏清华之类的名校。

面试的过程并不曲折,上午笔试,下午面试,面试结束一小时后就出了结果,我被录用。

对于回老家大企业上班,其实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父母、朋友、同学、包括我自己都觉得蛮不错,回北京度过毕业前最后的两个月我就收拾行李回老家了。

二、入职做起墙角小蘑菇

到公司报到后,就是企业培训。我所在的部门是企业贸易部,以依托主业的采购贸易为主,企业在澳洲、新加坡、蒙古、迪拜、美洲都设有办事处,部门年贸易额100多个亿,很牛掰的样子。经过简单的几天培训,公司把我们分配到了仓库,说是要我们在这里先实习一段时间。

我们十几个名校的大学生来到储存货物的仓库,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卫生,填写入/出库单,清点货物。负责仓库管理的基本都是四五十岁的大妈,都是一些领导的亲属,工作的软环境可想而知。此前在北京,我也去过BAT等企业做过实习生,如此落差,感慨不已。

公司和我们签订的劳动合同里关于工资是这样的:月薪7000多,扣除保险、公积金(比例较高),到手5000多。但我们在仓库属于实习,实习月工资是2500块。

挣钱很少,工作极度简单重复,很是让我们揪心。更有不忿的是,在我们几个通过正常招聘进来的毕业生外,陆陆续续插队进来了好几个人,都是各种关系。

同来的就有两个中途离开,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坚守了下来,因为相信企业不会让我们一直看仓库。我不是不能吃苦的人,但公司作为全国数得着的、产值过千亿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样的人力管理水平,还是让人震惊。

五个月后,我终于被转到了国际贸易部。

三、遭遇行业下行周期

转岗后,我主要的工作是协助一些老同事处理各种进出口贸易事宜,并慢慢独立开展业务。我外语好,工作氛围也还不错,当时很有想干一番事业的想法。但是谁料国内能源市场的形势,仅半年之后开始急转直下。

过去十年,国内能源市场高速发展,能源企业也享受巨大的发展红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降,和全球经济的疲软,各行业开始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煤炭行业就是重中之重。

不景气首先表现在煤炭价格上,一路下行,很多煤矿甚至到了挖出来的煤不够成本价的境地。然后部分煤矿停产倒闭、银行收紧信用、降薪裁员……后面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我们是依托主业的采购贸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部门营收急剧下滑,现金流被母公司抽调,银行授信压缩、业务全面收缩……

部门从年产值100亿元几乎降至为零。

我的工作噩梦开始了。企业不断收缩业务,整个部门的工作量不断下降,领导没事,员工也没事。我的工作节奏就是上午打电话约饭局吃饭,中午吃饭喝酒,下午打盹,坐等下班,感觉自己颓废无比。

工资开始拖欠,从延发到拖欠一个月,从拖欠一个月到拖欠两个月。2015年,公司提出的口号是“保八争十”,什么意思?就是工资保证发八个月,争取十个月。

四、惨烈去产能

煤炭行业积累的问题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去产能浪潮,我们单位也是不得不断臂求生。

首先就是关停低产值的矿井。大量矿井的关闭必然带来大量的冗员问题,企业开始了最惨烈的裁员浪潮。

年龄大的员工被内退,合同到期的不再续约,临时工全部被清理,人员开始大规模流动,如果不服从安排就被视为主动辞职(主要派往内蒙、新疆)……其实冗员最核心的,就是最基层的煤矿工人,而这个阶层也是在裁员浪潮最无助、最没有自救能力的群体。

当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人包括经济学家轻巧说着“去产能”,要“长痛不如短痛”……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谋一份工作有多难,养家糊口有多难。一个人失业可能意味着一个家庭没有了保障,而民生是根基。

去产能也不是关闭几个工厂这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这场惨烈的去产能风波中,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去实现安全着陆,比如基本不再招募新人,跨部门人力补充成为常态,停职留薪,同时工人的出勤率也被严格限制,采取轮岗制,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裁员量。

在惨烈的2015年,公司裁汰了20000人。

我们部门虽说不必裁汰人员,但是业务萎缩、工资拖欠以及降薪带来了另外的问题更是值得思考和关注。那就是优秀人员的流失。

我那一批十几个人全都是企业招募的最优秀的人才,可是流失情况惨不忍睹。本部门只留下我和另一个同事,因为我俩是本地人,其他人全部离职。

同时,任何行业都有周期,行业低谷正好是优秀企业整合行业资源逆市扩张的最好时机,可是我们正好是无力的那一方。

五、失落的地方经济

煤炭经济景气的时候,市里各种大型商场、酒店都生意红火,一派向荣景象。煤炭形势的低迷期,十多万人的收入下降,大量失业,附带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业务萎靡,地方经济也陷入低谷。我所在的这个全国百强县,市政府贷款超过100亿,公务员的工资都开始出现问题。

山东是全国GDP总量第三的省份,在北方不论是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辐射能力都是处在绝对的龙头地位。虽然山东整体经济结构比起山西、河北、东三省要好很多,相较而言拥有更发达的民营经济和较为良好的经济环境,但是国企主导,煤炭、钢铁、化工、石油等重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一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总量和广东、江苏的差距日渐拉大,以及人均收入与财富的排名位置靠后,反映了一定的现状。

山东17个地市有15个在全国城市排行榜的前100位,百强县占了1/5。东三省人口总合1亿多点,山东一省人口就有1个亿。

现在有个观点说整个北方经济都非常困难,结论可能有些武断,但是国企、资源、行政主导地方经济的北方省份确实是亟待变革。

六、青年在逃离

我87年出生,朋友同学也都是工作几年,按规律而言应该逐步进入稳定期。但随着地方经济的急剧恶化,小伙伴们迫不得已都动了起来。工作变动主要是两个方向,一个是体制外的往体制内转移,一个是从县城往一二线城市跑。

首先,很多在私营企业、自己经商、或者是在我们集团的朋友们都开始考公务员。这几年下来周边差不多有十几个朋友从体制外跳到了体制内。有个朋友毕业就做生意,在我们集团公司门口有铺面,单干三年最后还是关门歇业考取了市里的公务员。

喝酒聊天时他告诉我,自己的生意是每况愈下,第一年开张赚了十几万,又是刚毕业,信心满满,可是一年不如一年,第三年的时候除去各项成本和上班差不多,原来嘲笑那些考取公务员的同学,感觉每个月就那么三四千块钱有什么意思,哪有我逍遥自在,可是自己最终还是跑到了体制内。

其次,是往一二线城市跑。周边很多同学都是在市里的各个部门做公务员,可是基层收入与晋升的困境,逼得这帮地方精英开始用脚投票,离开小地方。过去几年间,有几位考取了国家公务员,仅只中央部委就有五六个人进去。

这种逃离像病毒一样在年轻公务员群体中蔓延。刚开始单位上有人考到了国家部委领导还替他们高兴,摆酒送行,可是慢慢的发现年轻人排队流失,听说市里专门开会研究怎么应对。

更庞大的逃离群体是体制外的朋友们,在企事业单位或自己干的朋友批量往大城市跑,有的去北京、有的去上海,更多的人到离家更近的济南和青岛。我做了一个统计,我高中同班同学有75人,目前在北京的10人,上海的3人,济南的15人,青岛的12人,在市里的也就十几个人,也就是说只有不到20%的年轻人留在了当地。

我所在的城市,城市人口超过50万,放眼全国也算是县级市里的大体量了,可是人口流失失血严重。

年轻人流失的同时,也把地方的财富带走了。

同学A考取国家部委公务员,为了在北京买房子把家里的两套房子全部卖掉,举家迁到北京;同学B去济南工作后,把老家的房子也卖掉了,然后在济南入手三套房子。

而市里的房价不断下滑。我2014年在市里买的房子当时7000块一平,算是高档小区,可是两年多过去了,房价不但没涨,反而持续下跌。同学A在京的房子今年暴涨,身价接近千万,同学B在济南的房价也翻倍,我和小伙伴们的经济差距就此拉开。

七、小城青年路在何方

地方经济需要重振,人口不断流失,优秀工作机会减少,除了房价和收入,各类服务生活成本并不低于一二线城市,这让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倍感煎熬,看不到未来的前景。

打开电视、手机各种媒介,不论是娱乐还是新闻,都是关于一二线城市的内容。各种文化娱乐方式,一二线城市都是引领者,小城市没有极客群体、没有亚文化圈、没有城市夜生活……小城市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城市文化,并且在农村文化和一线城市白领文化的夹缝中被双重撕裂。

中国有8亿城镇人口,北上广深总人口不过8000万,更多的青年人还是生活在广大的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的青年人是这个国家青年的主力军,他们的现状与未来,也一样决定这个国家现状与未来的主体面貌。

我不想再每天喝酒打牌了。前几个月北京的同学把他们公司的很多业务转手给我(翻译工作),除了每个月多了一两千块的收入,更多的是让我有了事干和成就感,这个公司对我的工作也很满意,提出如果我愿意可以到北京做全职。

我在犹豫。我也要逃离吗?

来源:识局(ID:zhijuzk)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