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炒股学习网 >> 金融财经 >> 经济 >> 倪鑫:小说、电影与文化市场

倪鑫:小说、电影与文化市场

2016年12月15日  15:19:21   来源:网友   编辑:168炒股学习网    阅读:3103人次

很多年前,曾经酷爱文学,喜欢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借此摆脱现实烦恼,一个人静静地享受假想中的主人公生活。此后的日子,自己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小说成为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不得不就此放下。

然而,那种欣赏故事的情结依然存在。于是,注意力转向了另一种快餐式的故事形式——电影。它能在两个小时里,给我们呈现一个从激励事件到高潮的跌宕起伏的全景过程。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本质上都是关于人,或人所依附的这个环境。展现人的生存状态,人性欲求。它关注的是情感,是感性的。这与从事的工作恰好是一种弥补——给理性的咨询生活增添一丝感情的温情。

说到电影,多年前,我及其厌恶国产影片,尤其反感电影中用舞台戏剧的夸张方式表现日常人性的情感、生活。本来中国戏剧深受苏联的影响,不明白100年前就出现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艺术理论,为何在中国电影中表现的如此拙劣。

近几年,对国产电影的印象渐渐有些改观,电影中的人在朝着生活中的人靠近。电影市场也火了起来。对比曾经打入国际市场的好莱坞影片,发现国产影片在剧本、表演和制作方面,有许多是超过好莱坞水平的。电影院也渐渐有了人气。

相信随着国内的电影艺术理论和电影制作方法的纯熟,会有更多好影片。也相信中国的电影艺术会超越美国。美国与欧洲的电影,体现了两个极端。一个倾向故事性,一个倾向于故事背后。兼具两者,或者是中国电影的方向,中国有更深层的文化,只是要捕捉到这文化如何去表达。

电影故事来源于剧本,或者来源于小说。原本以为,现代人们都会像我一样,放弃小说这种阅读形式。然而到图书馆一看,不仅大吃一惊。优秀的、不优秀的,有技巧的、没技巧的,琳琅满目。小说仍然是很多人的精神依赖。至少是对某些人群而言,小说仍然有市场。《盗墓笔记》、《哈利波特》、《达芬奇密码》,小说不仅为电影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优秀的小说,不需要加工成电影,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精神的好产品。

产业发展自有其规律,在中国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升的眼下,提高的物质生活,更需要精神生活的补充;越来越快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也需要能带给人们脱离现实世界的精神产品。就像看电影所带来的感觉:一个人在黑暗的角落里,看着各种生死跌宕的故事,体验枯燥的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生活境遇和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满足。

如此,中国的文化市场的未来不可估量。

(文:倪鑫,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五级咨询师,本文发表于2016年12月14日)

评论专区
   本站有缓存,一般1小时内能看到您的评论
官网微信公众号
168炒股学习网微信
郑重声明:168炒股学习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股票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本股票学习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有效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含有广告标志的信息皆是广告,本站不承担相关责任。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8炒股学习网,专注为中小股民提供炒股入门知识,股票入门基础知识,股票学习教程,技术指标,炒股技巧等股票知识服务,专注做专业的股票学习网站!
版权所有:168炒股学习网, www.168chaogu.com   粤ICP备14098693号   广告合作QQ:765565686,邮箱:765565686@qq.com